当前位置:首页>主导航>新闻中心> 悟透提问的“门道”

悟透提问的“门道”

时间:2016/4/13 13:13:13   来源:

 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。一些教师没有悟透提问的“门道”,提问缺少设计,所设提问针对性差,或者停留在浅表性问题上,让学生陷在无思维价值的琐碎问题中,或者在设问套路里空耗时间。那么如何让提问多一些思维含量并能促进学生思考呢?下面我以自己教授的语文课为例,谈一谈教师如何通过提问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细读深耕。

巧妙切入,激发兴趣。语文课堂提问,应该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,就好像向平静的湖面投了一块石头,立即泛起层层波纹。阅读本身是花脑筋费气力的,因为急切想知道问题的答案,满足自己的好奇心,学生就有了专心阅读的动力。

学习古诗《游园不值》时,在解释诗题后,我引导学生从“心情”切入。找不到人,是让人扫兴的。作者想去游览朋友的园子,结果找人没有找到,吃了闭门羹,那会是一个什么心情?请大家读诗,看看作者心情怎样。学生从看到苍苔,看到杏花,说到作者的心情,慢慢进入诗歌主题的感悟上来。

抓住主脑,辐射全篇。李渔在《闲情偶记》中说:“古人作一篇文,定有一篇之主脑。主脑非他,即作者立言之本意。”课堂上,我们看到有的提问漫无边际,枝枝叶叶,结果全在外围敲敲打打,没有涉及核心主题。课堂提问应该抓住主脑,直击关键。

如教学《桃花心木》一文时,课文结尾有这样一句话:“种树的人不再来了,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。”为什么种树人不来管了,桃花心木仍然能够好好活着,不会枯萎?这个问题涉及对全篇的理解。要回答这个问题,就要细读课文,弄清楚种树人怎样种树,桃花心木养成了怎样的生存能力。这其实就是全篇课文的主要内容,就是“主脑”。种树人种下树苗后,有意不按规律给树浇水,培养树苗在不确定中汲水生长的能力。活下来的桃花心木苗都是在“考验”中拼命扎根、从土层深处汲水生长的树,当然不会枯萎。“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,是那么优雅自在,显示出勃勃生机。”桃花心木茁壮成长,证明了种树人培育树苗的方法是科学的:树苗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长,就会锻炼出顽强的生存能力。

抓住主脑,实质上就是抓住关涉全篇的主要任务和中心事件,以此设问质疑,带动全篇内容的学习,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。教师应避免细碎研究问题,到头来却云遮雾障,不得要领。

引爆思维,含英咀华。在学习古诗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时,我带领学生就该诗的一桩“悬案”开展讨论:“风雪夜归人”中的“人”,究竟是什么人?是屋的主人,还是作者自己?你同意哪一种说法?有的学生说,是作者自己。题目说了,遇到大雪到芙蓉山主人家借宿。夜归人,当然是诗人自己。有的学生说,是芙蓉山主人。归,是归家,回自己的家。别人借宿过夜,叫“宿”。也有的学生说,正文说“归”,题目说“宿”,连起来,就是说,风雪之夜找到了一个“归宿”,多温暖啊,像自己的家一样。争论没有结果,但是达成一点共识:不管是谁,客人也好,主人也罢,在风雪之夜,哪怕只是一间贫寒的小屋,也给予人无限的温暖。学生如能够体会到诗中风雪载途,安然归屋的暖意,学习的目的达到了。

总之,课堂提问要追求思维含量,以达成学生对课文主动探究、深度关注旨归。也只有这样,阅读教学才能将阅读、理解、表达与思维,融为一炉,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。

(作者单位:湖北省公安县甘家厂中心学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