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>主导航>新闻中心> 时评:大学生“回炉”不必大惊小怪

时评:大学生“回炉”不必大惊小怪

时间:2015/6/1 12:04:37   来源:

 对于大学生技师班,笔者当年就反对用“回炉“的说法,“回炉“的提法让人觉得,是因为以前在大学没学好,才需要“回炉”,会让选择技师班者面临很大的压力,而且,也扭曲大学技师班的真正价值。

  青岛市技师学院首创的大学生技师班曾一度引发舆论热议,现在逐渐趋于平淡,传递出的最重要信息是――对于大学技师班,学生和社会的观念已发生变化。从表面上看,这还是大学生在“回炉”,但实质的理解和内涵却变了,把其作为大学生成长为更为优秀的职业人的一个重要环节。

  在国外,在一流大学接受通识教育者,在大学毕业后,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,以提高就业竞争力,是一件很正常的事,因为各类学校的办学定位不同,学生的选择也不同,实行通识教育的学校关注基本能力和素质的教育,学生在毕业时,职业技能不如职业教育毕业学生,并不奇怪,因此,如果在接受大学教育之后,需要提高就业技能,就会很自然选择提高技能的职业培训学校。社会舆论对此不会大惊小怪。

  而在我国,各类教育的办学定位很模糊,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也比较功利。比如,对于本应进行通识教育的大学,教育部门也强调其毕业生的就业率,社会也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评价大学,这导致学校的办学导向从以能力为导向,扭曲为以就业为导向――这就和职业教育没什么不同,在这种情况下,当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还不如技师毕业生就业时,就有大学不如技师班的感慨。要是北大毕业生也去上技师学校,定会是一片哗然。这种感慨和喧嚣中,透露出对中国教育不满的情绪,也折射出社会对大学和职业教育的评价错位。

  有意思的是,招收大学毕业生的技师学校,一度曾利用这种情绪,以大学毕业生“回炉“作为噱头来宣传学校,这其实并不利于大学技师班的健康发展,一方面,在强调自身的高明时,贬低大学,也就贬低来学技能的大学毕业生,把他们视为大学教育的“失败者”,或者至少说是“半成品”,这会影响学生的选择意愿,也不利于这些学生以积极心态学习技能。另一方面,也会忽视技能培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,“回炉“性质的大学技师班,只是补学大[微博]

学没学到的技能,而基于大学教育的技师班,则会在大学教育基础上让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拓展,这就和大学教育积极匹配,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。如果大学技师班一直以“回炉”来看待办学,根本坚持不了多久,好在学校及时进行了调整。

 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平等的教育,都是完善受教育者个体的教育,不存在孰高孰低的问题,因此,需要办学者以平等的心态办学,立足于自身办学定位,办出高质量的教育,为受教育者的成长提供各类服务。这会引导受教育者也以理性、积极的心态来选择教育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读完大学本科,再学专业硕士,也是接受职业教育,只是技师班没有那一纸文凭而已。而在国外,研究生教育也根本不是什么高学历教育,很多是完成本科毕业生的职业训练。同样,也不会把在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教育之后,进入普通高校读硕士生、博士生就视为成功,这不过就是读书、完善自我的选择而已。